共同推进并实现马铃薯休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已成目前业内外的热门话题。近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休闲食品产业峰会在广东珠海举行,业界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行业企业新进展、新经验、新前景进行广泛交流,演示发布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研究提出、审议行业相关标准,探寻合作联动新内容、新模式、新途径。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薇明确提出,“健康”和“天然”仍是产品创新的方向,能够满足市场变化所需要的产品将更有市场。
马铃薯休闲食品市场连演嘉年华
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薇介绍,随着消费升级以及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和渠道变迁,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呈现市场消费需求旺盛、生产创新规模扩大、品类品牌升级活跃的可喜态势。
马铃薯休闲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多年以来保持生产增长、消费旺盛的态势,其中薯片、薯条更是成为消费者的**,稳坐休闲食品的**把交椅,产销前景十分乐观。有关数据显示,全国薯片购买普及率总体达到76%,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薯片购买普及率达到81%,薯片消费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口味创新业绩提升
发展战略创新与经营机制创新使马铃薯休闲食品生产企业发展活力倍增。王薇举例说,小王子集团近年明智选择薯业发展战略与实施全面市场化改革的机制创新,使其实现快速增长。2012年其薯类食品实现销售收入1.58亿元,之后三年年均增长32.94%,到2016年前三季度已达4.06亿元,同比增长69.17%,拉动小王子整体业绩今年直奔8亿元,成为民族品牌持续创新的成功案例。
同时,王薇介绍,新产品新品类创新、营养好吃是吸引消费的一大因素。即食薯泥、薯粥、压饼、马铃薯花式锅盔、马铃薯烤囊与迷你烤馕等马铃薯糕点、饼干、主食、方便副食等多种加工产品与配餐食品相继面市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王薇强调,新口味吸引消费,色香味仍然是消费的首要需求,口味创新日益趋向口味多样化、健康化、时尚化、个性化、特色化、功能化、智能化、系列化和复合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近年休闲食品企业擅于借鉴餐饮流行口味推新品,如由菜肴转化而来的薯片口味丰富了产品线,产品创新食品为企业带来高回报,获得快速的业绩提升。
配料产业创新给力
王薇分析认为,配料产业不断创新为产品口味提供支撑。在休闲食品开发上,炭烧、黄瓜、烧鸡等风味创新,为不同种类的休闲食品更添加了多种特色和美味诱人的口味,让休闲食品生产如虎添翼,迅猛发展,满足了国人对美食色香味俱佳的讲究与享受。在原味、番茄、香辣、鸡肉、海鲜、黄瓜味、烤肉、烧烤、红烩、芝士、芥末等风味基础上,今年开发出烤鱼味、咸蛋黄味、胡椒洋葱味、泰式咖喱蟹味、百香果酸奶味、香脆烧鸡味等薯类休闲食品。
同时,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越来越倾向于复合化,越来越倾向于“一次性品尝不同口味”,对口味的选择也倾向于复合化。为此,更多厂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口味多重融合的复合化,组合口味更丰富更美味,这一创新也大受消费者欢迎,如蜂蜜柠檬黄油味,三种味道甚至更多的组合;西式和地方传统经典口味相交融深得年轻人追捧。
工业化规模化构成行业强大支撑
智能制造模式开启
王薇表示,食品工业整体水平提升促成马铃薯休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今后我国食品加工和包装制造业将配合产业自动化趋势,在技术发展上朝着机械功能高速化、多元化,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控制智能化,结构高精度化等方向发展。其中智能自动理料系统智能化发展方向包括:针对传统理料方式无法实现的异形产品或表面特性较特殊产品采用智能机器人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针对食品行业二次包装使用人工较多的情况,加大智能化中包机研发,实现自动整理包装;针对规模性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全自动线的远程控制,做到无人化工厂。
有关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的高速增长将延续,预计中国工业机器人在2015—2018年的销量分别为75000台、95000台、120000台、150000台,年均增长率25%左右。机器替代人的优先领域包括在堆垛、搬运、焊接、喷涂、装配、特殊环境下操作等工种。新一轮机器替代人的浪潮,不仅替代体力劳动,还替代脑力劳动。“自动售卖机”是食品领域机器人的特点之一;服务机器人将有可能在铁路旅客的餐饮、大型连锁酒店的大型会议餐饮制作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凭借其灵活、安全、可靠、便捷以及低成本等优势,在未来企业智能化生产中发挥特殊的作用。近年,科技部组织了《高速包装机器人及其成套装备》和《工业机器人高精度高效率减速器开发》国家863计划项目;工信部组织了《高速搬运机器人及其物流生产线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食品饮料流程制造智能化工厂试点示范项目》。
王薇强调,能够达到食品企业生产需求、满足市场变化所需要的,性能优越、具备效能与灵活性的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将更有市场。
产品包装花样翻新
王薇提出,为了迎合消费者不同场合的消费需要,各个休闲食品厂家应该对目标消费者进行差异化细分,并以此设计出不同规格的产品包装,如针对个人消费的小包装,可供多人分享的大包装,赠送他人的礼品装等。独立小包装的出现,既迎合了消费者对于休闲食品健康方便的需求,也为企业提供了包装散卖的营销契机,使原本散卖销售的走量产品,通过小包装进行提升,既提升了企业利润,又满足了市场需求。如手撕牛肉就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牛皮纸袋和布袋包装,外观新颖、实用性强,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而且环保、精美,受到了高端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销售渠道多元融合
王薇分析认为,目前国内休闲食品基本保持着三类销售渠道,即超市大卖场的集中销售、散卖称重式销售、连锁加盟式销售。一是独立包装休闲食品,主要以大卖场、超市和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为主销渠道。随着高端消费的增长,711、罗森、好邻居等高端连锁便利店成为高端休闲食品的主力消费场所,甚至仅以便利店为销售渠道,小众营销。二是散卖食品,主要是以店面为销售通路,如糕点、烘焙类,如味多美、稻香村、好利来等,多以连锁专卖店或超市专柜的形式进行散卖,主要凭借店面品牌来带动产品销售。三是消费市场多元化,线上线下联动协同全渠道。王薇指出,目前我国逐渐由消费渠道集中向市场分散过渡,从社会角度分为家庭消费,旅游消费、礼品消费;从人群角度看,高收入人群、年轻人群、儿童少年是消费主力;从经营模式看,电商特别是移动终端是快推手。
王薇表示,休闲食品占据线上食品销售首位,2015年中国休闲食品零售市场规模接近4000亿元,电商渗透率约为20%-30%,以此推算,我国休闲食品电商规模将近1000亿元。以线上举例,线上休闲零食日均成交人数已经超过200万人,并且仍在持续高速增长;其中95后和泛90后女性逐渐成为消费主流;购买进口休闲零食的女性超过2/3,并逐年上升,其中泛90后女性将有望成为进口休闲零食**大客群。
王薇介绍说,有报告显示,我国沿海一线城市成为消费*多的区域,浙江、江苏、广东分别排在零食消费前三;同时,西藏、甘肃、青海等中西部省区的增速相对更高,市场潜力巨大。
休闲食品零售多元化业态依然,不仅有超市大卖场的集中销售、散装称重式销售、连锁加盟式销售等传统销售渠道,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休闲零食铺迅猛发展,渠道个性化发展,终端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带动休闲食品的发展。来伊份目前拥有门店达2300多家,年销售额31亿元;良品铺子目前拥有门店2000多家,年销售额65亿元。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这些休闲食品经营者,正加紧线上线下融合布局。王薇预测,今后线上线下融合双向协同联动成趋势,全渠道发展才是未来方向。
持续创新才是赢得市场的锐器
王薇强调,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创新优势,资金、资源、规模已不是**要务,核心竞争优势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的认知度和占领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主动迎合满足人们求新求变求好的需求,持续创新才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根本途径和有力锐器。食品供应商、生产商、配料商、经销商们和社会相关方面携手联动,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精准定位,创新发展,争取产业链各个环节协同做到优质高效,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食品营养健康和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健康美味优质方便实惠的选择。
王薇从理念高度提出八点建议:
精准定位战略创新引领前行
企业谨慎审视把握自身人才、产品、技术、装备、品牌、市场、管理、营销模式、成本结构与合理盈利等各个方面,统筹谋划确定有针对性的与众不同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目标方向,精准定位,同时注重提高决策制定与执行速度和灵活性,引领企业科学持续高效向前发展。
搞活运行机制焕发勃勃生机
搞活企业运行机制,*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优势,同时实现企业有序管理科学运营;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决策、调度、控制、信息反馈的组织,制定和鼓励各类人才上进的合理结构,形成既能够调动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协调管理和实施创新过程中诸多环节的有机运行的组织系统,达到人尽其才、晋奖激励、沟通顺畅、合作有效,从而提高企业高效运转能力,焕发勃勃生机。
紧随健康新风尚赢得商机
紧紧围绕消费者追求品质和健康的市场新需求,选择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市场目标,随时跟进掌握市场动态和消费变化,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趋势快速做出响应,快速推出新产品,丰富市场,造福消费者。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设计出独到的高品质、新颖、适宜、个性化的原创新产品,能够尽显新颖、营养、美味、特色、时尚、方便、实惠、愉悦,顾客满意为*好,形成核心竞争力,引领市场先机,创造需求,引导消费;通过模仿创新的企业,逐渐掌握经验后,可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创新。合作创新也是一种方式,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制造商与用户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共赢商机。